当前位置:3156医药网 >医药资讯 > 时事快报

新医改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将于今日截止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www.3156.cn/时间:2008-11-14分类:时事快报 手机访问 扫一扫,发送至微信

导读

群众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医务人员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一直就是多方关注的焦点。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1月13日22时30分,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共收到意见26000余条。新医改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医疗保障制度能否解决“看病贵”沉疴?

  看个感冒上百元、割个阑尾上千元、住次医院上万元……“看病贵”是多年来百姓一直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位姓刘的医师说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个病人将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卖掉看病,结果钱一天就花完了。亲属坐在病房哭。“作为一个医师,我很心酸;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感同身受。”刘医师说。

  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980年的143.2亿元猛增到2006年的9843.3亿元,增长了近68倍。据卫生部的统计,1980年到2005年25年间居民到医院就诊的平均门诊费用和平均住院费用增长了77倍和116倍,而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仅增长了16倍。

  近日,人民网人民热线收到一名网友来信,反映一种名为“格列卫”的抗癌药不在医保范围内,白血病人因此要承担每年7万元的高额药费。他说,在北京“格列卫”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不知什么时候这类昂贵药品才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能减轻一下自己和家人的经济负担。作为药品专利垄断企业的诺华公司定价如此之高,有关政府部门能否与其协商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调整在中国的售价呢?

  专家观点:

  对此,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认为,新医改方案提出广覆盖、保基本,特别是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实现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那些原先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参加医保后,由保险机构来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比例会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群最为迫切的看病贵的问题。

  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则认为,医改方案是一个配套方案、综合改革、渐进过程,也是一个大的框架,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全面的一项制度安排。对于“看病贵”的沉疴,医改意见不可能立刻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问题二:基本药物制度能否治疗药价“高烧”?

  从轰动全国的“齐二药”案中,可窥出药价虚高之一斑。“亮菌甲素注射液”由齐二药厂以5元出厂价卖出,经过几次转手,最后卖给消费者的价格为46.1元。而其中获利最多的一个环节,是药品批发商5元从齐二药厂拿到货,以33.84元的价格卖出,利润率达577%。

  “基本药物制度”在医改意见中有很大争议,其中药企反应最激烈。为挤干虚高药价中的“水分”,国家发改委曾连续24次降低药价,但收效甚微。基本药物制度出台,我国制药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尤其关键的是触及利益的调整。

  一位网友说:现在廉价药在医院根本见不到。伤风感冒等小病过去打针吃药几元钱就解决问题,现在动辄一两百元、三四百元,甚至更高。

  专家观点:

  李玲认为,医改意见中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主要是针对常用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能够保证药物价格的低廉,保障基本药物的供给。

  白重恩也认同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是控制成本,但他认为在执行的过程中能不能达到目的还难说。“目前我国的医疗支付体系不是很健全,价格体系不合理,诊疗费过低,容易造成以药养医,增加了患者的看病负担。”

  北京大学顾昕教授则建议实行药品“天花板”定价:用一个最高限价保证药企适当的利润空间。现在执行15%药品加成政策,拥有处方权的医生偏向于选择高价药,廉价经典药只会越来越没市场。

 问题三:基层服务能否为“看病难”解忧?

  一位来自湖北的农民讲述了他带孩子到北京看病的全过程:初诊,挂号,等待叫号……一共20个步骤,5个小时,其中面对医生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谈到为什么不在当地农村看病,他苦笑着说:“孩子的病不是小事,无论如何都不放心在村卫生室看啊。”

  农民看病跑断腿,市民看病排长队。一些基层医院门可罗雀,而病人在城市大医院却是几天也排不上号。医疗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据了解,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80%的优秀医生又集中在大医院。

  一位网友建议:把省级医疗资源(医疗专家、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往县级医院转移一部分,以减少大病患者劳顿之苦和病人亲属交通等费用。

  有一位医生网友说,在县一级医院看病并不难,也不太贵,看病最难的是那些大的三级医院。他认为,应设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在有些地方要是不搞以药养医,医务工作者生存都成问题。

  专家观点:

  白重恩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患者更在乎的是医疗服务的质量,服务价格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影响患者的选择。新医改方案提出实行社区首诊制,希望患者能够分流。但关键的问题是,基层的医疗服务人员能否赢得群众的信任。

  问题四:异地医保何时能够实现?

  江苏的徐老先生患有脑血栓,退休后到北京的儿子家住。可是,没住两个月,就叫了两次“120”抢救,费用都是自己掏的,因为外地的医保在北京不能用。老徐想把医保关系转到北京,当地的医保部门说没政策。为了不拖累儿子,老徐最终不得不回到江苏老家。

  近年异地养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以及各省异地养老医疗具体规定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些老年人异地医疗费用无法报销,无法得到医疗保障。

  有网友建议,医疗改革能够考虑部分退休后异地养老的人,改革异地养老医疗制度,能够跨省区市统筹医疗保险基金,使他们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能够安度晚年。

  也有人建议尽快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异地就医,至于各地补贴或医疗补助差价等可以仍然按照原地方标准进行。

  还有网友提议说,每人发一个医保卡,号码与身份证号一样。这样在哪里都能看病,人是要走动的,医保要随人走,这才合理。

  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打了个比方:一个老人有两个儿子,能挣钱时,老人把钱都给了大儿子;而年老有病的时候,却要在小儿子家吃饭看病。原籍地是“大儿子”,转入地是“小儿子”,退休老人异地医保,到哪儿都是“白吃白喝”,谁也不欢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所长郑秉文指出,我国医保统筹层次低,是造成异地医保转移难的根本原因。不提高统筹层次,医保转移接续就不能顺利实现。在目前,第一步是将统筹层次提高到省级,为将来的全国医保联网奠定基础。

  杨燕绥还建议,个人账户不再用来支付门诊费用,变为“医疗保险储蓄账户”,将职工缴费(个人工资2%)计入个人医疗保险储蓄账户,用来为参保人员缴纳居民医疗保险费。参保人员退休时,可以按照户口所在地或者子女居住地转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关系。

群众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医务人员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一直就是多方关注的焦点。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1月13日22时30分,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共收到意见26000余条。新医改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医疗保障制度能否解决“看病贵”沉疴?

  看个感冒上百元、割个阑尾上千元、住次医院上万元……“看病贵”是多年来百姓一直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位姓刘的医师说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个病人将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卖掉看病,结果钱一天就花完了。亲属坐在病房哭。“作为一个医师,我很心酸;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感同身受。”刘医师说。

  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980年的143.2亿元猛增到2006年的9843.3亿元,增长了近68倍。据卫生部的统计,1980年到2005年25年间居民到医院就诊的平均门诊费用和平均住院费用增长了77倍和116倍,而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仅增长了16倍。

  近日,人民网人民热线收到一名网友来信,反映一种名为“格列卫”的抗癌药不在医保范围内,白血病人因此要承担每年7万元的高额药费。他说,在北京“格列卫”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不知什么时候这类昂贵药品才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能减轻一下自己和家人的经济负担。作为药品专利垄断企业的诺华公司定价如此之高,有关政府部门能否与其协商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调整在中国的售价呢?

  专家观点:

  对此,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认为,新医改方案提出广覆盖、保基本,特别是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实现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那些原先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参加医保后,由保险机构来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比例会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群最为迫切的看病贵的问题。

  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则认为,医改方案是一个配套方案、综合改革、渐进过程,也是一个大的框架,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全面的一项制度安排。对于“看病贵”的沉疴,医改意见不可能立刻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问题二:基本药物制度能否治疗药价“高烧”?

  从轰动全国的“齐二药”案中,可窥出药价虚高之一斑。“亮菌甲素注射液”由齐二药厂以5元出厂价卖出,经过几次转手,最后卖给消费者的价格为46.1元。而其中获利最多的一个环节,是药品批发商5元从齐二药厂拿到货,以33.84元的价格卖出,利润率达577%。

  “基本药物制度”在医改意见中有很大争议,其中药企反应最激烈。为挤干虚高药价中的“水分”,国家发改委曾连续24次降低药价,但收效甚微。基本药物制度出台,我国制药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尤其关键的是触及利益的调整。

  一位网友说:现在廉价药在医院根本见不到。伤风感冒等小病过去打针吃药几元钱就解决问题,现在动辄一两百元、三四百元,甚至更高。

  专家观点:

  李玲认为,医改意见中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主要是针对常用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能够保证药物价格的低廉,保障基本药物的供给。

  白重恩也认同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是控制成本,但他认为在执行的过程中能不能达到目的还难说。“目前我国的医疗支付体系不是很健全,价格体系不合理,诊疗费过低,容易造成以药养医,增加了患者的看病负担。”

  北京大学顾昕教授则建议实行药品“天花板”定价:用一个最高限价保证药企适当的利润空间。现在执行15%药品加成政策,拥有处方权的医生偏向于选择高价药,廉价经典药只会越来越没市场。

 问题三:基层服务能否为“看病难”解忧?

  一位来自湖北的农民讲述了他带孩子到北京看病的全过程:初诊,挂号,等待叫号……一共20个步骤,5个小时,其中面对医生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谈到为什么不在当地农村看病,他苦笑着说:“孩子的病不是小事,无论如何都不放心在村卫生室看啊。”

  农民看病跑断腿,市民看病排长队。一些基层医院门可罗雀,而病人在城市大医院却是几天也排不上号。医疗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据了解,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80%的优秀医生又集中在大医院。

  一位网友建议:把省级医疗资源(医疗专家、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往县级医院转移一部分,以减少大病患者劳顿之苦和病人亲属交通等费用。

  有一位医生网友说,在县一级医院看病并不难,也不太贵,看病最难的是那些大的三级医院。他认为,应设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在有些地方要是不搞以药养医,医务工作者生存都成问题。

  专家观点:

  白重恩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患者更在乎的是医疗服务的质量,服务价格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影响患者的选择。新医改方案提出实行社区首诊制,希望患者能够分流。但关键的问题是,基层的医疗服务人员能否赢得群众的信任。

  问题四:异地医保何时能够实现?

  江苏的徐老先生患有脑血栓,退休后到北京的儿子家住。可是,没住两个月,就叫了两次“120”抢救,费用都是自己掏的,因为外地的医保在北京不能用。老徐想把医保关系转到北京,当地的医保部门说没政策。为了不拖累儿子,老徐最终不得不回到江苏老家。

  近年异地养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以及各省异地养老医疗具体规定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些老年人异地医疗费用无法报销,无法得到医疗保障。

  有网友建议,医疗改革能够考虑部分退休后异地养老的人,改革异地养老医疗制度,能够跨省区市统筹医疗保险基金,使他们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能够安度晚年。

  也有人建议尽快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异地就医,至于各地补贴或医疗补助差价等可以仍然按照原地方标准进行。

  还有网友提议说,每人发一个医保卡,号码与身份证号一样。这样在哪里都能看病,人是要走动的,医保要随人走,这才合理。

  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打了个比方:一个老人有两个儿子,能挣钱时,老人把钱都给了大儿子;而年老有病的时候,却要在小儿子家吃饭看病。原籍地是“大儿子”,转入地是“小儿子”,退休老人异地医保,到哪儿都是“白吃白喝”,谁也不欢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所长郑秉文指出,我国医保统筹层次低,是造成异地医保转移难的根本原因。不提高统筹层次,医保转移接续就不能顺利实现。在目前,第一步是将统筹层次提高到省级,为将来的全国医保联网奠定基础。

  杨燕绥还建议,个人账户不再用来支付门诊费用,变为“医疗保险储蓄账户”,将职工缴费(个人工资2%)计入个人医疗保险储蓄账户,用来为参保人员缴纳居民医疗保险费。参保人员退休时,可以按照户口所在地或者子女居住地转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关系。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客服。

0

相关新闻

取消药品加价将很难生存

震惊全国的“齐二药”案民事索赔部分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判决认定,假药生产商“齐二药”应当赔偿11名受害人经济损失人民币350余万元,而用药的中山三院和两家药品销售商广州金蘅源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和广东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则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查看详情】

2009-02-18 药品 取消加价

访华不要只顾及美方利益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6日晚抵达日本开始亚洲之旅,熟悉中国事务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由美国引发,让中国怀疑美国是否仍是可靠伙伴,因此他认为希拉里这次访华不应该只着重美国短期利益。......【查看详情】

2009-02-18 希拉里 美方利益 访华

马来西亚女议员涉裸照和性爱短片

据香港《星岛日报》17日报道,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华裔行政议员黄洁冰,怀疑遭偷拍裸照及性爱短片,有关的照片可能已流传市面,37岁的黄洁冰已于15日晚报警,并聘请私家侦探到住所搜查,以确定是否被偷装窃听器或针孔摄影机。......【查看详情】

2009-02-18 马来西亚 女议员

十差干部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十名中层干部被评定为“最差”,在当地媒体上点名通报。新春伊始,山东省济宁市2008年“十差干部”的姓名在这个城市广为流传。沸沸扬扬的议论中,有对这一转变干部作风措施的肯定,也有对评定标准是否科学的质疑。......【查看详情】

2009-02-17 十差干部 十佳干部

国务院要求取消专科以上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查看详情】

2009-02-17 落户限制
查看更多
热门招商企业 热门药品招商 热门医疗器械招商 热门保健品招商 热门药妆 更多>>

在线咨询

客服:

全天服务热线:18501193156

客服邮箱:yyzs3156@163.com

联系3156

联系电话:18501193156

客服QQ:2821512219749900393

3156药品代理群:13459128

3156保健品代理群:123705685

3156医疗器械代理群:179054425

3156代理商微信群:18501193156

3156提示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左侧电话;药品代理期间出现纠纷问题,请及时拨打投诉电话,网站将协助解决,投资有风险,合作需谨慎,谢谢合作!

关注3156

  • 小程序
  • 服务号
  • 订阅号
  • 3156APP

3156-你不可错过的选择

3156医药网是一家专业的医药招商网站,网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中国医药企业提供有效的医药招商服务,努力为医药代理商找到优秀的招商药企。

关于我们 服务 医药QQ群 诚聘英才 隐私声明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渝ICP备2024025420 号-1 beian.miit.gov.cn

Copyright©200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时代晟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